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
吴殿廷(195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E-mail: wudianting@bnu.edu.cn |
收稿日期: 2021-10-12
修回日期: 2022-07-05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09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6-6-5)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外交事务中控制力模型构建与应用,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128)
Building China into a world tourism power: Experience from others and strategy of China
Received date: 2021-10-12
Revised date: 2022-07-05
Online published: 2022-10-09
旅游业是中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国是中华崛起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世界旅游强国的经验分析入手,考察了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旅游强国的内涵、目标和战略举措。中国具有超大地域与超多样性自然景观、超长历史与超多样化文化景观、超大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越来越好的社会外向度与人文环境以及逐渐成熟且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旅游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现实可行。但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政界、业界和学界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借鉴旅游强国经验,完善涉旅法律法规;建设高效有力的旅游业发展机制,加强文旅融合,做强"旅游+",做大"+旅游";坚持产城互动和区域协同;用数字技术手段发展智慧旅游;充分调动海内外有利因素打造大中华旅游品牌;尽快遴选和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城市,确保国家"十四五"旅游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吴殿廷 , 郭来喜 , 刘锋 , 刘宏红 , 王彬 . 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J].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 12(4) : 533 -549 . DOI: 10.12342/zgstly.20210094
Tourism is China’s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Building China into a tourism power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dicating the rise of the country.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tourism powe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actual basi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s and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of building the world tourism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has a large territory and diversified natural landscapes, a long history and diversified cultural landscape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massive economic output, a high degree of openness and a humanistic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a gradually mature and promising tourism industry. Thus, it is feasible to build a world tourism power, yet i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which requires joint effort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industry, academia and even society. We should actively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world tourism powers,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ourism, build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tourism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system,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strengthen "tourism +" and expand "+ tourism", adhere to industry-city interac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 smart tourism via digital technology, and fully mobilize favorable facto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build a greater China tourism brand. In addition, we need to select and build a batch of world-class tourist attractions, tourist resorts and world tourism citie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 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2021-2025).
表1 2019年世界旅游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对比Tab. 1 Comparison of tourism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2019 |
国家/地区 | 人口(万) | 国际旅游支出(亿美元) | 人均国际旅游支出(美元) |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 人均国际旅游收入(美元) | 旅游平衡(亿美元) | 备注 |
---|---|---|---|---|---|---|---|
法国 | 6 706 | 607 | 905 | 710 | 1 059 | 103 | 旅游强国 |
西班牙 | 4 708 | 279 | 593 | 796 | 1 691 | 517 | 旅游强国 |
美国 | 32 824 | 1 824 | 556 | 2 335 | 711 | 511 | 旅游强国 |
德国 | 8 313 | 999 | 1 202 | 582 | 700 | -417 | 旅游大国 |
英国 | 6 683 | 715 | 1 070 | 525 | 786 | -190 | 旅游大国 |
意大利 | 6 030 | 379 | 629 | 519 | 861 | 140 | 旅游大国 |
日本 | 12 626 | 291 | 230 | 492 | 390 | 201 | 旅游大国 |
韩国 | 5 171 | 348 | 673 | 262 | 507 | -86 | 旅游大国 |
中国 | 139 772 | 2 546 | 182 | 358 | 26 | -2 188 | 旅游大国 |
俄罗斯 | 14 437 | 406 | 281 | 176 | 122 | -230 | 旅游大国 |
澳大利亚 | 2 536 | 414 | 1 632 | 479 | 1 889 | 65 | 旅游发达国家 |
加拿大 | 3 759 | 353 | 939 | 270 | 718 | -83 | 旅游发达国家 |
新加坡 | 570 | 266 | 4 667 | 200 | 3 509 | -66 | 旅游发达国家 |
巴西 | 21 105 | 212 | 100 | 61 | 29 | -151 | 旅游业较兴旺的国家 |
世界 | 767 353 | 15 500 | 202 | 18 150 | 237 | 2 650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20)。 |
表2 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特征Tab. 2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tourism powers |
法国 | 西班牙 | 美国 | |
---|---|---|---|
国土面积 (万km2) | 54.9 | 50.6 | 983.2 |
人口(万人) | 6706 | 4708 | 32 824 |
经济GDP (亿美元) | 27 155 | 13 941 | 214 277 |
区位条件 | 位于欧洲西部,与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地中海、英吉利海峡、北海和大西洋 | 位于欧洲西南部,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 | 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大西洋西侧,太平洋东侧,加拿大之南,墨西哥及墨西哥湾之北 |
地理概况 |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2/3。气候方面: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 大部分区域气候温和。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海滨浴场,地中海的阳光海岸特色明显 | 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地貌类型丰富,集森林、湿地、湖泊、河流、草原、沙漠、高山、火山、峡谷、冰雪、海洋于一体 |
文化特色 |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名胜古迹和文物 | 文化古迹较多,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 现代的大都会、科学文化、生活方式等多元文化融合 |
旅游资源 特点 | 文化是王牌,海滨、乡村、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为补充 | 自然资源(3S,即阳光(Sunshine)、海水(Sea)、沙滩(Sand))是品牌 | 自然景观为特色 |
资料来源:国土面积(万km2)、人口(万人)、经济(亿美元)3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0》附录部分(国际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国土面积指2018年数据,人口与经济GDP均指2019年统计的数据。 |
表3 世界旅游大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对比Tab. 3 Statistics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major tourism countries |
名次 | 国家 | 总量 | 文化 | 自然 | 双遗产 | 名次 | 国家 | 总量 | 文化 | 自然 | 双遗产 |
---|---|---|---|---|---|---|---|---|---|---|---|
1 | 意大利 | 58 | 53 | 5 | 0 | 14 | 澳大利亚 | 20 | 4 | 12 | 4 |
2 | 中国 | 56 | 38 | 14 | 4 | 15 | 加拿大 | 19 | 9 | 10 | 0 |
3 | 德国 | 52 | 49 | 3 | 0 | 16 | 土耳其 | 19 | 17 | 0 | 2 |
4 | 西班牙 | 49 | 43 | 4 | 2 | 17 | 希腊 | 18 | 16 | 0 | 2 |
5 | 法国 | 49 | 42 | 6 | 1 | 18 | 葡萄牙 | 17 | 16 | 1 | 0 |
6 | 印度 | 40 | 32 | 7 | 1 | 19 | 波兰 | 17 | 15 | 2 | 0 |
7 | 墨西哥 | 35 | 27 | 6 | 2 | 20 | 捷克 | 16 | 15 | 1 | 0 |
8 | 英国 | 34 | 24 | 4 | 1 | 21 | 瑞典 | 15 | 14 | 1 | 1 |
9 | 俄罗斯 | 30 | 19 | 11 | 0 | 22 | 韩国 | 15 | 13 | 2 | 0 |
10 | 伊朗 | 26 | 24 | 2 | 0 | 23 | 比利时 | 15 | 14 | 1 | 0 |
11 | 日本 | 25 | 20 | 5 | 0 | 24 | 瑞士 | 13 | 9 | 4 | 0 |
12 | 美国 | 24 | 11 | 12 | 1 | 25 | 秘鲁 | 13 | 9 | 1 | 2 |
13 | 巴西 | 23 | 15 | 7 | 1 | 世界总计 | 1154 | 897 | 218 | 39 |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遗产网整理,数据截至2021年12月。 |
表4 1995—2019年中国出入境人数及国内旅游收入变化Tab. 4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inbound, outbound and domestic tourism (tourists and tourism revenue)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9 |
指标 | 单位 | 1995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5年 | 2019年 |
---|---|---|---|---|---|---|---|
入境旅游人数 | 万人 | 4 639 | 8 344 | 12 029 | 13 376 | 13 382 | 14 531 |
其中:外国人 | 万人 | 589 | 1 016 | 2 026 | 2 613 | 2 599 | 3 188 |
国内居民出境人数 | 万人 | 452 | 1 047 | 3 103 | 5 739 | 12 800 | 16 921 |
国内旅游人数 | 万人 | 62 900 | 7 440 | 121 200 | 21 030 | 40 000 | 600 600 |
国际旅游收入 | 亿美元 | 87 | 162 | 293 | 458 | 1 137 | 1 313 |
国内旅游收入 | 亿元 | 1 376 | 3 176 | 5 286 | 12 580 | 34 195 | 57 251 |
旅游收入与GDP之比 | % | 3.27 | 4.35 | 4.00 | 3.91 | 6.17 | 6.70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有关年份)和统计公报计算整理。美元按2018年官方汇率6.62:1计算。 |
表5 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展望Tab. 5 Prospects of China’s goals to become a world tourism power |
项目 | 单位 | 2015年(实际) | 2019年(实际) | 2025年 | 2030年 | 2035年 |
---|---|---|---|---|---|---|
入境旅游人数 | 万人 | 13 382.04 | 14 530.78 | 16 000~17 000 | 19 000~20 000 | >21 000 |
其中:外国人 | 万人 | 2 598.54 | 3 188.34 | 3 500~4 000 | 4 000~5 000 | >5 100 |
国内居民出境总人次 | 亿人次 | 1.28 | 1.69 | 2.20~2.40 | 2.70~2.90 | >3.10 |
国内旅游人数 | 亿人 | 40.00 | 60.06 | 70.00~72.00 | 80.00~90.00 | >93.00 |
国际旅游收入 | 亿美元 | 1 136.50 | 1 312.54 | 2 100~2 200 | 3 000~3 200 | >3 300 |
国内旅游收入 | 万亿元 | 3.42 | 5.73 | 6.50~6.70 | 9.00~9.90 | >10.00 |
旅游收入与GDP之比 | % | 6.17 | 6.72 | 8.00~9.00 | 9.00~10.00 | >10.00 |
资料来源:因新型冠状肺炎影响,2020-2021年的数据不能反映正常的旅游发展状况,只能用2019年数据做参照,特此说明。2015年和2019年实际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6》和《中国统计年鉴2020》。 |
[1] |
何光玮. 国家旅游局提出二十年建成世界旅游强国[J]. 瞭望新闻周刊, 2000(Z1): 37-38.
[
|
[2] |
雒树刚.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J].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9(1): 64-80.
[
|
[3] |
张景嵋. 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 努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N]. 中国旅游报, 2018-01-22(3).
[
|
[4] |
范业正, 郭来喜. 中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之路[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3): 5-11.
[
|
[5] |
刘锋.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前沿关注[J]. 旅游学刊, 2005, 20(3): 8-9.
[
|
[6] |
黄璜. 建设"旅游强国"正当时[J]. 商业文化, 2015(28): 86-89.
[ Building "tourism power" is now for China[J]. Business Culture, 2015(28): 86-89.]
|
[7] |
窦群. 从世界遗产大国走向文化与旅游强国[N]. 中国旅游报, 2018-07-04(3).
[Dou Qun. From a world heritage country to a culture and tourism power[N]. China Tourism News, 2018-07-04(3).]
|
[8] |
朱斌. 我国离旅游强国还有多远[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6): 73-74.
[
|
[9] |
魏礼群. 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J]. 全球化, 2016(2): 8-29, 132.
[
|
[10] |
张凌云, 乔向杰, 黄晓波, 等. 世界旅游强国的科学内涵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20.
[
|
[11] |
王敬武. 对旅游强国研究观点和方法的质疑[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版), 2007(3): 78-80.
[
|
[12] |
黄细嘉, 周青. 出境旅游视域下的旅游强国建设初探[J]. 求是, 2012(12): 62-64.
[
|
[13] |
周志斌. 旅游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8): 350-351.
[
|
[14] |
王兴彬. 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
[
|
[15] |
许志峰. 中国要通过产业素质提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N]. 人民日报, 2005-08-20(2).
[
|
[16] |
刘细平, 陈志军. 中国与世界旅游强国的对比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 2008(4): 41-44.
[
|
[17] |
王敬武. 探索旅游强国的内涵,创建旅游实力指数[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04-109.
[
|
[18] |
赵欣. "世界旅游强国"战略下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研究[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 31(1): 51-54.
[
|
[19] |
吕本勋. 中国旅游强国之路:回顾与展望[J]. 旅游研究, 2012, 4(2): 88-94.
[
|
[20] |
|
[21] |
徐琳. 法国旅游法律制度的起源与流变及其启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132-137.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于广洲. 希腊、西班牙发展旅游业的启示[J]. 宏观经济研究, 2003(2): 7-9, 23.
[
|
[27] |
安士伟, 刘宁宁. 美国旅游业的特点及启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6(1): 45-47.
[
|
[28] |
|
[29] |
谢卫群. 人民币"入篮"影响几何[N]. 人民日报, 2016-10-02(2).
[
|
[30] |
唐承财, 张宏磊, 赵磊, 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探讨[J].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169-183.
[
|
[31] |
邵琪伟. 中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J]. 旅游学刊, 2014, 29(9): 3-5.
[
|
[32] |
龙江智. 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J]. 旅游科学, 2010, 24(2): 26-39.
[
|
[33] |
|
[34] |
|
[35] |
|
[36] |
王娟, 闻飞.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0): 114-118.
[
|
[37] |
杨欢, 吴殿廷, 王三三. 我国各地区旅游业产业地位与发展定位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5): 76-81.
[
|
[38] |
魏小安, 韩建民. 旅游强国之路: 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