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唐承财, 张宏磊, 赵磊, 杨媛媛, 魏歌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169-183.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11
    PDF全文 (2471) HTML (1621)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深入探讨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居民出游意愿、场所空间容量、市场经营主体、旅游政策等供需关系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疫情对居民出游消费信心、意愿和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但潜在出游需求仍然存在。(2)疫情对旅游地空间环境造成较大物理和心理压缩,与旅游关联紧密的文化产业、娱乐业的生产空间容量也受到了间接影响。(3)疫情对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主体经营等方面造成了全面且深远的影响。(4)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政策供给以“流动管制”和“行业纾困”并重为主。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建议着重从组织响应、空间响应和企业韧性3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旅游业应对能力,即:完善业外支撑、业内驱动、业界保障的三位一体组织响应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点)-连结(线)-网络结构(网络)的三级协同空间响应机制;从企业组织、产品服务、管理和营销、市场品牌、员工心理等5个方面加强旅游企业韧性建设,以增强中国旅游业恢复发展能力。

  • 旅游新业态
    戴君虎, 高新月, 刘浩龙, 陶泽兴, 马翔, 曹丽娟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2): 161-175.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41
    PDF全文 (2084) HTML (255)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物候学对旅游业的学科支撑作用、具体实践应用领域、服务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6个维度以及气候变化对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物候概念有助于系统整合旅游系统中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的相关旅游资源,而物候学应用亦可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服务支持子系统、交通子系统以及医疗健康子系统的效用;(2)物候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涉及利用植物季相进行景观设计、观赏季划分与观赏期预报、体验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规划、花粉浓度预报与冰雪灾情预警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五大方面;(3)物候学可在要素、行业、过程、时空、方位和部门6个维度上服务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对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相关研究人员在未来应注重气候变化对其的风险影响研究,深入分析游客感知、行为反应所受影响,并积极参与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报告编制。从学科发展和产业应用的角度讲,物候学可为旅游学的研究提供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也为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葛全胜, 钟林生, 陆林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1-1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34
    PDF全文 (1389) HTML (350)   可视化   收藏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呈现“理论框架逐渐完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研究方法更加成熟、新技术应用广泛、多学科综合研究、国际学术交流扩大”等发展特征。基于旅游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态势,结合国家和社会需求,本文探讨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地理学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议题,包括旅游地域系统时空格局及其演变、差异化自然人文环境下的旅游业发展机制、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旅游客流和行为地域规律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时空关系和制衡机制、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地理因素、旅游地域多源信息融合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 海洋海岸与海岛旅游
    刘佳, 高峰, 张生瑞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4): 644-657.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67
    PDF全文 (1331) HTML (280)   可视化   收藏

    把握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以广西北海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携程旅行网北海银滩游客网络评论资料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包括5个主范畴和18个对应范畴的滨海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复杂系统的决策实验和评估实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模型构建滨海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关系矩阵,识别影响滨海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和环境、管理和保护、设施和服务、情感和成本价值构成了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重要维度,天气条件、海滩规模、海滩管理和保护、游客愉悦感、游客娱乐体验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是影响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促进我国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提升的相关建议。

  • 旅游知识百科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3): 468-470.
  • 野生动物旅游
    王佳钰, 蔡静, 徐菲菲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5): 720-732.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71
    PDF全文 (1260) HTML (221)   可视化   收藏

    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是野生动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动物伦理观出发,将网络评论作为数据源,运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以及IPA模型分析方法,对不同伦理取向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游客具身性体验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的伦理取向会影响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运营;(2)在具身理论视角下,野生动物旅游体验是一种涵盖身体性体验、情境性体验与感知性体验的多维、复杂性体验,呈现出三层六个维度的特征;(3)不同伦理取向的野生动物旅游景区因供给方面的差异,游客的体验存在着以感知性体验为主和以身体性体验为主的具身性结构差异。

  • 前沿探讨
    唐承财, 查建平, 章杰宽, 陶玉国, 王立国, 王露, 韩莹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4): 471-497.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84
    PDF全文 (1075) HTML (308)   可视化   收藏

    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是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在评估1990—202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状况基础上,预测2021—2060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分析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挑战、任务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可分为4个阶段;碳排放结构特征显著,旅游交通及休闲度假是碳排放主体;旅游消费需求增长趋势下唯有以低碳情景推进,方能在2030—2035年间实现旅游业碳达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减缓阻力。(2)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旅游碳排增速快、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碳排放边界模糊、品质化旅游需求旺盛、减碳技术不足5大挑战;必须从宏观-产业、中观-目的地与企业、微观-游客3个维度确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任务;坚守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尊重规律、推广科技、差异化实现5大发展原则。(3)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应从供给侧、消费端、政策支撑3方面突破,在供给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减碳技术投入、增强碳汇能力,在消费端促进旅游消费主体、消费场所、服务组织的减碳全面响应,在政策支撑加快完善低碳政策、鼓励低碳政策创新。本文立足中国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的研究前沿,初步建立了旅游“双碳”理论,丰富了低碳旅游理论,可为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 生态旅游研究传承与发展
    林明水, 李春莹, 王甫园, 甘萌雨, 伍世代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111-126.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03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制度与实践,从文化和生态系统耦合的视角,全面梳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概念体系,深化和完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内涵、文化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文化生态平衡调控和文化生态适应性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传统村落文化特质与文化核心的思路、评价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优化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区域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以期系统地解决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从而推进文化生态学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在地化研究,有助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保继刚, 席建超, 沈世伟, 刘孟浩, Philippe Violier, 罗丹纳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11-26.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42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重大变革期和调整期,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是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研究本土化进程。中国特色旅游地理学研究在总体方向上要扎根于旅游产业重大需求实现转型,在研究对象上,从典型旅游地研究向国土游憩空间优化研究拓展;在研究重点上,从旅游要素研究逐步向旅游地复杂地域系统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转型;在研究范式上,更加从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脱节向“理论研究—规划实践—政策应用”的有效链接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外旅游地理研究可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 旅游生态环境
    王梦頔, 刘家明, 朱鹤, 刘殿锋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2): 266-282.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21

    山岳型景区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活动关乎山地系统生态安全。构建山岳型景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护生态系统关键物种要素与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山西省云丘山景区为例,选取吕梁山脉代表性珍稀物种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基于GIS技术提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与重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综合连通性与敏感性对生态网络进行分析,提出云丘山景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云丘山景区生态源地总体规模较小,空间分布不均;网络连通性属于中等水平,位于网络核心区的源地间廊道较多,呈网状连接,位于网络边缘区的源地间廊道单一,呈树状连接;根据敏感性评价将景区划分为极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5种类型区,生态网络所处区域整体敏感性程度较低,但仍存在高风险节点;根据生态廊道所处不同敏感性环境提出“降扰性保护”“恢复性保护”“修建性保护”3种廊道构建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云丘山景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海洋旅游
    翟淞, 吕宁, 李烨, 房俊晗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5): 848-86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59

    旅游线路受供需双方旅行成本、旅游者体验感和目的地交通的影响。传统旅游线路设计主要采用基于目的地之间空间距离的蚁群算法。本研究结合帕累托最优模型,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天气状况和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提出改进型蚁群算法的多目标最优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法。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进行检验,固定旅行时长,从空间距离、交通体验指数和游览体验指数(基于天气状况)角度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以多个旅游城市(景点)为对象的试验中,传统蚁群算法为了获得最短距离,大量牺牲了其他两项指数的优化;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虽然增加了线路距离,但使旅游者获得了多项旅游体验,验证了帕累托最优模型下多目标最优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有效性。

  • 冰雪旅游
    伍斌, 刘津成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6): 938-952.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102

    历史经验表明,冬奥会对举办国的滑雪产业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北京冬奥会即将举办之际,对后冬奥时代中国滑雪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滑雪产业经历了市场萌芽期、初步发展期、快速扩张期、高质量发展期4个阶段。新冠疫情对滑雪产业造成了短期负面影响,但并未改变其长期向好的态势。北京冬奥会从政策、场地设施建设、投融资以及滑雪人口等方面,对中国滑雪产业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后冬奥时代,中国滑雪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政策红利、滑雪消费年轻化、产业发展标准化等趋势明显加强。预计2030年中国滑雪人次将达到5 700万,滑雪市场将逐步由初级体验市场过渡到以北京-崇礼、吉林市、长白山-通化、哈尔滨-亚布力、阿勒泰五大滑雪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市场,此后较长时期内中国滑雪产业将进入主要由需求侧拉动的稳定发展期。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陈钢华, 李默涵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114-124.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12

    旅游者行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全球旅游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时,英文期刊上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也与日俱增。虽然英文学界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有过零星的、整体上的批判性思考,但鲜见对旅游者行为这一具体研究领域最新进展和实质贡献的讨论。基于对8种旅游类英文SSCI期刊截至2021年8月31日所载83篇论文的分析,本文回顾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进展,并评价了这些研究的实质贡献。从研究主题看,现有文献集中在“风险感知与出游意向”“旅游购买决策”“实际旅游中的行为与体验”和“对技术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从研究取向看,定量研究占主导;与之相对应的是,问卷调查是主要的数据收集渠道。虽然大部分研究明确提及使用了某种或某几种理论,但主要是应用现有理论来提出所假设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解释新冠疫情背景下新的旅游消费现象,并未对现有理论框架、概念做出重大改变。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虑运用定性方法、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实验法,挖掘、识别、验证新冠疫情作为公共健康危机的独特属性以及与之关联的独特的旅游者行为和旅游消费现象,以期更好地实现概念化、理论化,并在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与新冠疫情有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本土化。

  • 海洋海岸与海岛旅游
    卢嘉新, 甘萌雨, 林雅情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4): 615-63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68

    休闲渔业是传统渔业和旅游休闲产业结合的产物,是旅游研究的分支,其在创新旅游发展方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知网数据库核心期刊、CSSCI和CSCD中休闲渔业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计量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分析发现,中国休闲渔业研究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和上升发展2个阶段,现已形成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局面,研究架构基本建立。发展路径研究在休闲渔业研究内容体系中占较大比重,而休闲渔业概念内涵、资源分类及评价、产品形式、发展效益、营销管理也是学者们涉猎的领域。最后,结合实际背景为中国休闲渔业研究提出5点启示:持续建构理论体系、结合国家战略政策、聚焦“人-渔”关系、关注休闲渔业绿色低碳视角、将发展性议题研究作为主线,以期推动休闲渔业理论体系更新,从而为休闲渔业政策制定和产业现代化提供更好的经验支持。

  • 休闲街区旅游
    许春晓, 郭思莹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13(1): 152-168.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107

    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的特征是市场规律的体现。本研究以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实地调研数据为主,网络平台相关数据为辅,对商铺业态分类,从多个视角透视街区业态特征,运用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探讨业态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历史文化街区商铺业态类型可优化为餐饮、购物、住宿、游览娱乐和其他5个大类15个中类;(2)业态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出商铺面积规模的插花分布现象和业态两两组合的多样化特点,业态垂直空间分布由低层向高层表现出商铺数量、业态种类递减,商铺面积规模递增,业态多样性弱化、集中性强化的态势;(3)业态空间集聚表现出街巷入口、尽头的垂直分布集聚和商铺面积规模的“集聚-分异”现象;(4)商铺面积规模、街巷类型和集体记忆表征水平变量显著影响业态类型,饮品、小吃、服装、特产、住宿类型业态布局与街巷类型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产、饰品、住宿类型业态布局与商铺面积规模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服装、娱乐类型业态布局与集体记忆表征水平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 研究论文
    贾文通, 黄震方, 洪学婷, 郭叙淇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5): 751-766.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91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共享民宿的科学布局对有效释放旅游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市Airbnb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共享民宿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 Airbnb在空间上呈显著的集聚分布,整体上表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形态,形成4个明显的高密度核心区;(2) 置信度高于99 %的热点区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聚在市中心周围至东四环附近地区,且Airbnb与其他相关地理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3) 休闲娱乐设施数量、距市中心距离和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等因素的解释力较强,双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强于单因子,休闲娱乐设施数量对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大;(4) 在影响机制中,房东作为供给者,其选址行为和主观意愿为基础因素;房客作为需求方,其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主导因素;政府作为监管者,其宏观调控举措是调节因素;平台作为管理者,其战略决策和市场推广是引导因素。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耦合交互与权衡制约,各类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了影响共享民宿空间集聚特征的合力。

  • 热点跟踪
    黄向, 陆李莎, 洪毅娜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49-64.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92

    “网红民宿”是近年来旅游住宿业在社会生活网络化趋势中诞生的新现象,“名宿”的网红气质有哪些构成要素,其如何影响游客的购买意愿是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基于网络社区“小红书”上关键意见领袖有关网红民宿的笔记,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其次是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收集的556份问卷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些要素对网络口碑和游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民宿配置、风格设计、周边环境、直观印象、心理感受和出游形式是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2)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对民宿的购买意愿;(3)“网络口碑”在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购买意愿中起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民宿领域的网络口碑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

  • 野生动物旅游
    诺尔·斯科特(Noel Scott), 朗达·格林(Ronda Green), 大卫·纽瑟姆(David Newsome)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5): 676-69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77

    野生动物旅游主要基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标志性物种进行。亚太地区的野生动物旅游已经很受欢迎,预计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还会继续发展。本文为野生动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建议,讨论了在野外观赏野生动物的准则以及植物和真菌观赏的可能性。野生动物旅游的优秀实践标准包括有效的保护区管理、健全的环境政策、控制旅游人数的增长、管理过度拥挤、导游培训、关注动物福利和监测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等,野生动物旅游的适当推广和营销也需要加以考虑。野生动物旅游的主要挑战包括对大环境的保护不到位,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误解,以及公园管理者和旅游经营者对游客管理的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为野生动物旅游的影响研究提供了一个契机,反思以前的野生动物旅游业务并在未来维持并改进野生动物旅游。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陆林, 肖洪根, 周尚意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42-51.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37

    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何推动多元文化、多元学科、多元领域的交叉研究,成为旅游地理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和跨领域视角展开,从宏观层面讨论了旅游地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从学科层面论证了跨学科研究对于旅游地理现象的解释力,从领域层面分析了跨领域研究对于探讨旅游发展新趋势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地理学。

  • 吴殿廷, 郭来喜, 刘锋, 刘宏红, 王彬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4): 533-549.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94

    旅游业是中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国是中华崛起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世界旅游强国的经验分析入手,考察了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旅游强国的内涵、目标和战略举措。中国具有超大地域与超多样性自然景观、超长历史与超多样化文化景观、超大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越来越好的社会外向度与人文环境以及逐渐成熟且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旅游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现实可行。但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政界、业界和学界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借鉴旅游强国经验,完善涉旅法律法规;建设高效有力的旅游业发展机制,加强文旅融合,做强"旅游+",做大"+旅游";坚持产城互动和区域协同;用数字技术手段发展智慧旅游;充分调动海内外有利因素打造大中华旅游品牌;尽快遴选和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城市,确保国家"十四五"旅游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Sin Harng Luh, 徐红罡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66-77.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38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旅游业是极富韧性的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旅游业虽然遭受了许多打击,但是依然呈现增长的态势。国际旅游地理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地理研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对近十年来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回顾,探讨在Covid-19影响之下,该学科于未来几十年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指出即便在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旅游地理方面长期关注的许多关键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旅游的影响、作用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旅游与气候变化,近几十年及未来几十年旅游的地理尺度变化等。疫情影响下,旅游地理会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更好的旅游业”、迅速崛起的旅游服务数字化和社交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韧性。从与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被边缘化,这场全球疫情以多种方式表明,休闲和旅游业从来都不是边缘产业,而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它不仅有助于人们的社会福祉,也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 研究综述
    王姣娥, 李涛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1-15.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05

    科学认知中国交通与旅游融合(交旅融合)研究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促进理论与方法创新,对交通强国背景下实现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国内交旅融合研究文献数量日益增多,研究主题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并呈现出多学科深入交叉特征,整体上经历了1998—2006年的起步探索、2007—2014年的快速发展和2015年以来的繁荣发展3个研究阶段。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涉及(1)旅游交通设施布局与可达性评估;(2)航空运输与旅游发展交互作用;(3)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格局重塑;(4)旅游流与游客出行行为分析;(5)疫情扰动下的旅游交通出行特征;(6)交融融合发展路径与产品设计。基于学科发展需求与趋势,未来我国交旅融合研究应重点关注:(1)交旅融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理论创新;(2)交通与旅游信息技术交叉集成研究;(3)面向交旅融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适配性研究;(4)高速交通对旅游地域系统的重构研究;(5)大数据支撑下的游客交通出行行为规律研究;(6)旅游交通资源环境效应评估;(7)交旅融合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 生态旅游研究传承与发展
    钟林生, 李猛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95-11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10

    生态旅游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和培育下,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高关注度文献、关键词、作者、期刊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生态旅游实践发展,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和理念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深化阶段的研究主题更丰富,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的联系更紧密。最后,从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构建、生态旅游地健康价值与知识内涵、典型地域系统性研究、市场规律与培育、生态旅游影响及其演化规律、与地域文化互动融合、管理技术与社区参与7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 专辑:新时代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学术创新
    卢松, 刘君玫, 饶小芳, 张海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3): 315-331.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26

    乡村重构已成为国内外乡村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而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有效路径,进而成为乡村重构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旅游影响下乡村重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空间重构、经济重构、社会重构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发现:(1)旅游语境下的乡村空间重构表现为三方面:乡村土地利用变化、村镇体系重构与乡村内部“三生”空间格局重构。(2)经济重构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化与居民生计方式转变两方面。(3)乡村治理的改善、乡村文化重构是乡村社会重构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此外,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旅游影响下乡村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从城乡融合发展、保育乡村性以及不同类型乡村的案例比较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海洋海岸与海岛旅游
    周彬, 徐金铭, 虞虎, 金建英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4): 548-566.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05

    海岛旅游是国际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入分析国际海岛旅游研究的演化脉络和重点领域,对于提升“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海岛旅游研究水平,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Web of ScienceTM为数据源,使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 软件对2000—2019年的1 511篇英文海岛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图谱分析,揭示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结果显示:(1)海岛旅游研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来可以划分为缓慢发展、稳步发展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关注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逐渐转向海岛旅游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2)国际海岛旅游研究具有市场依赖性和资源依托性特征,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或海岛资源丰富国家,三位高引频次最高学者为Gossling、Hall和Scheyvens,发文期刊集中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海岸科学和旅游学3个领域;(3)海岛旅游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海岛旅游地资源环境、海岛旅游与全球气候变化、海岛旅游市场、海岛旅游经济影响、海岛旅游社区、海岛游客消费行为、海岛旅游规划与管理、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中国海岛旅游研究应在借鉴国际海岛旅游研究方法和成果基础上,完善海岛旅游理论与研究方法,加强海岛旅游资源与环境,海岛可持续旅游,海岛经济与文化影响,海岛游客消费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 章锦河, 苏杨, 钟林生, 吴承照, 张玉钧, 李鹏, 薛华菊, 徐菲菲, 张宏梅, 张香菊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2): 189-207.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71

    国家公园科学保护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面临的重大实践需求和重要科学议题。在阐释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特许经营、保护模式、解说系统、生态产业、社区参与、管理体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思考与跨学科对话。分析认为:(1)科研支撑是国家公园科学保护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其必要条件是要素支撑体系、特许经营制度和关键政策突破;(3)特许权和特许经营制度是保护机制,从旅游特许经营走向社区特许经营、生物科技特许经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区域联合特许经营等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4)社区参与是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渠道拓展、能力提升、共建共享是提升社区参与质量的重要方式;(5)文化服务是国家公园多元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解说系统、建设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有利于促进文化服务的供给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

  • 生态旅游研究传承与发展
    陈田, 虞虎, 王甫园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78-94.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0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美丽中国等重点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对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实现具有多维促进作用,大众生态旅游在现代化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生态文明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代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与以往国外后工业化时期生态旅游完全不同的时代特点,外部环境和关联要素正在不断促使生态旅游发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自然生态、地域功能、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共同勾画出当代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图景,未来研究需要建立以资源环境容量为底线、以生态游憩机会图谱和时空匹配为规律、以空间治理和现代化管控为提升、以强约束低损耗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为配套的四位一体发展体系,从而为中国实现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多元目标提供支撑。

  • 胡欢, 章锦河, 陈敏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2): 275-29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29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 生态旅游研究传承与发展
    李姝晓, 程锦红, 程占红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141-158.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00007

    低碳旅游研究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SSCI及CSCD数据库中关于低碳旅游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Alluvial Generator程序、Excel统计功能进行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起步时间早,始于系统外部与旅游业相互作用视角,以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学科为基础,主要为了解决“碳中和”等现实问题,已形成固定的区域性合作网络;国外研究以定量研究为基本范式,其关键文献全部围绕旅游碳排放的测算,且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减碳体系。而国内低碳旅游研究与国外的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开展研究,依附于旅游及经管类学科,尚未形成固定的合作网络;国内研究在概念理论的定性研究方面优于国外,但整体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未形成完整体系,其关键文献包含基础概念、理论体系、碳排放测算、影响因素分析等诸多方面。

  • 热点跟踪
    张芸祯, 李力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65-83.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126

    近几年中国星空旅游市场快速崛起,然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旅游新业态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对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在全球暗夜保护运动的推动下,星空的旅游价值得到发掘,暗夜星空体验项目在西方国家已趋于成熟;(2)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的实证研究于2011年起步,文献数量持续上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同步发展,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3)通过分析与对比天文旅游,本文界定了暗夜星空旅游的概念并探讨了暗夜星空旅游的主要特征;(4)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光污染测量与暗夜星空旅游发展、暗夜星空旅游发展效益、暗夜星空旅游体验及其影响、暗夜星空目的地的旅游发展4个方面。对于正处在萌芽成长期的中国星空旅游而言,国际研究成果为此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国内学者结合本土暗夜星空旅游市场展开具体的实证研究,逐渐建立暗夜星空旅游研究的中西对话。

  • 彭红松, 刘晗, 尚晓艳, 钟士恩, 章锦河, 虞虎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2): 220-236.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19

    尽管旅游业被视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重要工具,但很少有研究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导致我们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知识缺口不明确。文章以2015—2021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收录的82篇旅游类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旨在通过梳理旅游学术共同体对2030年SDGs的研究响应,揭示研究发展脉络与学术热点,并启发未来研究方向。结果发现:(1)旅游衔接2030年SDGs研究已得到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积极响应,总体经历了初期探索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2)研究热点集中在旅游与消除贫困(SDG 1)、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3)、性别平等(SDG 5)、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 6)、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 7)、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SDG 8)、减少不平等(SDG 10)、负责任消费和生产(SDG 12)、气候行动(SDG 13)、和平正义(SDG 16)等10个方面;(3)旅游业既是落实2030年SDGs的积极贡献者,但也面临诸多潜在挑战与外部威胁;(4)未来需重点拓展旅游衔接SDGs的研究框架,审视旅游对SDGs的贡献与挑战,厘清旅游影响SDGs的权衡与协同,观照旅游衔接SDGs的情境因素。

  • 生态旅游研究传承与发展
    高彩霞, 刘家明, 张书颖, 朱鹤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127-14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08

    生态旅游理念在促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协调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新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利用方式亦亟待优化创新。本文以中国知网1996年以来国内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和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出的546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阶段特征、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从内涵及原则、规划设计、功能分区、经营管理、社区参与5个视角对国内生态旅游理念下的自然保护地利用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深化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

  • 陆文镔, 钟士恩, 吕甜, 张楚怡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13(4): 570-584.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30067

    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出现新的短视频营销竞争格局和态势。已有研究尚未对短视频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系统性研究。从短视频之于人的生活经验和存在意义出发,本研究以江南水乡乌镇为例,在抖音上分别选取热门的官方短视频和网红短视频各4个,运用网络志和实地调查等综合性方法,试图对短视频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主题分析。结果表明:(1)从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官方视频,还是网红视频,都极为强调乌镇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本主义色彩;而官方视频又融入“家”的元素。(2)从主题意义来看,乌镇被表征为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世外桃源,拥有独特人文色彩的异质空间,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的乡愁圣地。(3)从目的地形象的生产机制而言,官方视频强调“建构的本真性”,其落脚点是“美”;而网红视频则强调“客观的本真性”,其落脚点是“真”。本研究为影像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构成要素+主题意义+本真性”分析框架:以帧作为视频影像数据构成要素的分析单元,以主题意义作为视频影像数据的阐释目标,以本真性作为影像数据分析绕不开的基本话题。从实践意义指出,相较于官方渠道而言,旅游管理者需要重视网红在当代短视频旅游营销中的价值和角色。

  • 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
    唐承财, 章杰宽, 查建平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4): 581-582.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周淑怡, 叶欣梁, 孙瑞红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1): 100-113.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85

    邮轮旅游因其内在脆弱属性,一直受到各类负面事件的影响。2020年初“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新冠疫情跨境蔓延引起全球网络关注,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邮轮旅游的风险感知及消费决策。本文以知乎网站评论为数据来源,将疫情发生和全球邮轮停运为时间节点,把邮轮负面事件划分为3个阶段,运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网民的风险感知变化。研究发现: “灰犀牛阶段”,邮轮正常运营,网民风险感知聚焦于自然灾害和救援开展;新冠疫情初发时的“灰犀牛遇到黑天鹅阶段”,邮轮逐渐停航,网民风险感知聚焦于邮轮公共卫生安全;疫情全面爆发后的“黑天鹅阶段”,邮轮全面停航,网民风险感知包括自然灾害、火灾、疫情等多个方面,感知内容趋向分散。同时,网民的风险感知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沿海地区网民对邮轮负面事件多以正面和微弱负面情绪为主;但内陆地区网民因对邮轮旅游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其感知负面居多。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研究内容可为邮轮旅游的疫后市场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捷, 董雪旺, 汪侠, 张宏磊, 崔凤军, 徐一帆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27-41.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45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凭借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旅游多维减贫效应的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进而研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减贫效应。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其要素的变动对旅游发展及多尺度旅游空间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交通影响下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旅游影响区域的差异、旅游交通空间行为等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工作重点,旅游地理研究实践须与国家需求有效结合,来拓展广阔的学术天地。

  • 何思源, 王博杰, 闵庆文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2): 237-250.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014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以“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为核心理念,通过游憩功能体现其公共资源属性,促进全民公益性目标实现,是确保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的基本要求。为寻求实现国家公园功能的路径,本文基于问卷调查,考察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功能的认知、对游憩服务的期待以及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的态度。研究表明,游客看重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游憩和环境教育等功能,但在空间认知上割裂了保护和利用在国家公园内的统一性;游客关注国家公园在游憩机会上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关注点受到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影响;游客的生态保护参与意愿普遍较强,但对保护对象并无具体认知。因此,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发展需要从前端导入国家公园概念、功能和管理目标等公益性的基础理念,既需要根据游客多样性需求完善服务,也需要引导游客了解公园区域定位和内部功能分区。研究指出,国家公园需要在增强游客对其功能公益性理解的基础上,探索自然保护地旅游发展的新范式,从而改善游憩体验,促进游客更好地参与生态保护。

  • 海洋旅游
    乔桂强, 林心瑜, 逯清扬, 周彬
    中国生态旅游. 2022, 12(5): 874-888.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20134

    休闲渔业是“失海”渔民生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探究由“渔”转“游”的生计转型,对重构“人-渔”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推拉理论模型和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象山县“失海”渔民旅游生计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渔民如何基于自身生计资本选择转型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渔业生计模式中自然资本功能变化、人力资本变迁、物质资本升级更迭、文化资本失效形成的推力和旅游生计模式中政策性便利、工作环境改善、家庭关系优化、海洋情结维护形成的拉力是“失海”渔民旅游生计转型的主导影响因素;“失海”渔民生计资本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心理资本,其中,“心理资本”缺位是渔民旅游生计转型的重要障碍;依据生计资本占有类型与数量,“失海”渔民旅游生计转型表现为回避型、尝试型、专注型和变革型4种应对策略。本研究拓展了生计资本理论应用场景,验证了“失海”渔民通过旅游实现生计转型的可行性与独特价值。

  • 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吴必虎, 黄潇婷, 刘培学, 黄震方, 张捷, 黄珊蕙, 孙晋坤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52-65.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43

    旅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旅游地理研究的实践性,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实践需求的过程中,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呈现出研究领域、方法和应用的新特征。本文围绕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旅游大数据和旅游实验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展望,认为:(1)旅游规划是透视旅游地理研究发展的重要视角,旅游规划的知识域主要包括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业与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2)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面临文旅资源保护和整合利用的重大现实需求,为旅游地理研究带来了文旅资源的内涵与分类评价、普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普查技术与组织方式等新命题;(3)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旅游地理探寻新科学问题,重点要关注大数据旅游统计测量模型和指标规则的规范,数据伦理与信息茧房,大数据旅游现象的地理效应和相关空间格局等研究;(4)实验研究方法在认识论层面从描述走向解释预测,在方法论层面从调查走向直接测量,为认识和理解旅游情境下人地关系的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了“科学化”的研究路径。因此,面对新时代战略要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地理学应加强产业实践、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 海洋海岸与海岛旅游
    林孟龙, 林明水, 李永棠, 鄢沂, 姜倩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4): 519-535. https://doi.org/10.12342/zgstly.20210074

    “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推进了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泉州:宋元中国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成为中国第56个世界遗产地后,在国内外掀起了海洋旅游研究的热潮。然而,学术界关于海洋旅游的研究相对零散,对于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检视。基于此,本研究以海洋旅游的蓝色转向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海洋旅游蓝色转向的趋势与挑战。研究发现:(1)相对于绿色经济,海洋旅游发展走向蓝色经济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过程。(2)海洋旅游转向蓝色经济的方式包括活动与节庆旅游、生态旅游、邮轮旅游等业态,转向驱动与各个国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3)海洋旅游蓝色经济转向将面临着COVID-19、福岛核事故、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塑料等挑战,需要从区域至全球尺度,通过技术投入、创新模式和区域合作等路径,建立起更为广泛的蓝色经济转向的共识。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海洋旅游蓝色经济转向的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