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健康“动机-过程-效应”关系研究
龚胜生(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健康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E-mail: shshgong@ccnu.edu.cn |
收稿日期: 2023-09-26
修回日期: 2024-01-14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4-30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VJXT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65)
Study on relationship among healthy motiv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travel practices
Received date: 2023-09-26
Revised date: 2024-01-14
Online published: 2024-04-30
健康是人们出游的主要动机之一,旅游有益于旅游者的健康。为厘清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健康动机、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和旅游后的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网络问卷调查获得全国121个城市1 050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追求健康是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后感知的健康效应主要来自旅游餐饮、旅游住宿和景区游览;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健康动机(包括身体健康动机和人际交往动机)正向影响他们旅游后感知的健康效应,身体健康动机产生的身心健康效应最大,人际交往动机产生的社会健康效应最大;中国城市居民旅游过程中对健康的追求在健康旅游动机与感知的旅游健康效应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所验证的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的“健康动机-过程-效应”(HMPE)理论模型清晰勾勒了旅游者健康动机驱动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健康追求产生旅游健康效应的作用路径和因果关系。
龚胜生 , 纪文静 , 程绍文 .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健康“动机-过程-效应”关系研究[J]. 中国生态旅游, 2024 , 14(1) : 44 -60 . DOI: 10.12342/zgstly.20230169
Health promotion is one of the main travel motivations, and tourism is beneficial to tourists’ healt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 healthy motivation, healthy pursuit in tourism process and post-trip health effect, the authors utilizes the survey data of 1,050 valid samples from 121 cities nationwide obtained by a web-based questionnaire in China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health promotion is one of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Chinese urban travelers; tourists’ perceived post-trip health effect mainly come from their healthy catering, accommodation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 scenic areas; tourist health promotion motivation (including physical-mental health promotion motiv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ourists’perceived post-trip health effect, with physical health motives generating the largest perceiv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ffec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tives generating the largest perceived social health effect; Chinese urban travelers’ healthy pursuit in tourism process play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between their health promotion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health effects. The Healthy Motivation-Processing-Effect (HMPE) theoretical model of tourism for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validated in this study, clarifies the driving paths and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t health promotion motivation and healthy pursuit in tourism process, as well as their health effect.
表1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HMPE描述统计分析结果Tab. 1 Analytical results of tourist HMPE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健康动机 | 均值M (标准差) | 认同率 | 旅游过程中 的健康追求 | 均值M (标准差) | 认同率 | 旅游健康 效应来源 | 旅游健康效应来源 构成百分比(均值) |
---|---|---|---|---|---|---|---|
康养医疗 | 3.92 (1.29) | 29.25% | 饮食健康 | 4.86 (1.17) | 57.57% | 旅游餐饮 | 22.35%(11.79) |
放松休息 | 5.59 (1.11) | 88.73% | 睡眠健康 | 5.52 (1.07) | 84.27% | 旅游住宿 | 20.95%(9.61) |
逃避压力 | 5.17 (1.15) | 72.23% | 旅游交通健康 | 5.82 (0.98) | 92.23% | 旅游交通 | 13.92%(7.45) |
促进家庭和谐 | 5.33 (1.16) | 75.69% | 景区游览健康 | 4.78 (1.18) | 55.44% | 景区游览 | 20.94%(13.26) |
改善人际关系 | 5.07 (1.17) | 64.72% | 购买药品保健品 | 3.50 (1.39) | 17.00% | 旅游购物 | 7.30%(6.15) |
结识新朋友 | 4.67 (1.21) | 49.01% | 娱乐健康 | 4.26 (1.27) | 37.57% | 旅游娱乐 | 14.54%(10.78) |
表2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HMPE模型CFA结果Tab. 2 CFA results of the tourist HMPE model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潜变量 | X2/DF | NFI | CFI | GFI | IFI | RMSEA |
---|---|---|---|---|---|---|
模型判断标准 | <5 | >0.90 | >0.90 | >0.90 | >0.90 | <0.08 |
健康旅游动机(包括身体健康动机与人际交往动机两个因素) | 4.37 | 0.99 | 0.99 | 0.91 | 0.99 | 0.06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一个因素) | 1.93 | 0.99 | 0.99 | 0.90 | 0.99 | 0.03 |
旅游健康效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因素) | 4.96 | 0.92 | 0.94 | 0.92 | 0.94 | 0.06 |
表3 中国城市居民的旅游HMPE潜变量信效度分析结果Tab. 3 Latent variables reliability & validity analytical results of tourist HMPE model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潜变量 (模型判断标准) | Cronbach’s α (>0.70) | CR (>0.70) | AVE (>0.50) |
---|---|---|---|
身体健康动机 | 0.68 | 0.69 | 0.50 |
人际交往动机 | 0.79 | 0.84 | 0.64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 0.73 | 0.77 | 0.52 |
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83 | 0.85 | 0.52 |
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79 | 0.82 | 0.61 |
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86 | 0.87 | 0.56 |
表4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的HMPE变量间相关性与区分效度分析Tab. 4 Correlation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alytical results of latent variables of tourist HMPE model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身体健康 动机 | 人际交往 动机 | 旅游过程中 的健康追求 | 感知的生理 健康效应 | 感知的心理 健康效应 | 感知的社会 健康效应 | |
---|---|---|---|---|---|---|
身体健康动机 | 0.71 | |||||
人际交往动机 | 0.37 | 0.80 |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 0.45 | 0.49 | 0.72 | |||
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42 | 0.47 | 0.46 | 0.72 | ||
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40 | 0.40 | 0.31 | 0.50 | 0.78 | |
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18 | 0.55 | 0.38 | 0.50 | 0.50 | 0.75 |
表5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的HMPE结构模型分析结果Tab. 5 Structural model analytical results of tourist HMPE model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假设 | 影响路径 | β | S.E. | t | P | 假设检验结论 |
---|---|---|---|---|---|---|
H1 | 身体健康动机→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 0.25 | 0.03 | 9.33 | P<0.001 | 支持 |
H2 | 人际交往动机→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 0.43 | 0.02 | 15.60 | P<0.001 | 支持 |
H3a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26 | 0.03 | 6.21 | P<0.001 | 支持 |
H3b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08 | 0.04 | 1.99 | P=0.050 | 支持 |
H3c |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13 | 0.04 | 3.30 | P<0.001 | 支持 |
H4a | 身体健康动机→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09 | 0.02 | 2.57 | P=0.010 | 支持 |
H4b | 身体健康动机→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16 | 0.03 | 4.29 | P<0.001 | 支持 |
H4c | 身体健康动机→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06 | 0.03 | 1.67 | P=0.100 | 不支持 |
H5a | 人际交往动机→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13 | 0.02 | 3.44 | P<0.001 | 支持 |
H5b | 人际交往动机→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13 | 0.03 | 3.19 | P=0.001 | 支持 |
H5c | 人际交往动机→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31 | 0.03 | 7.92 | P<0.001 | 支持 |
表6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的HMPE模型中介效果分析结果Tab. 6 Mediating effect test results of the tourists’ HMPE model among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
中介作用路径 | 标准化 间接效应值 | 95%置信区间 | ||
---|---|---|---|---|
Lower | Upper | P值 | ||
身体健康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07 | 0.05 | 0.10 | <0.001 |
身体健康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02 | 0.002 | 0.04 | 0.04 |
身体健康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03 | 0.01 | 0.06 | 0.005 |
人际交往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生理健康效应 | 0.11 | 0.08 | 0.15 | <0.001 |
人际交往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心理健康效应 | 0.03 | 0.003 | 0.07 | 0.04 |
人际交往动机 旅游过程中的健康追求 感知的社会健康效应 | 0.06 | 0.02 | 0.10 | 0.005 |
[1] |
苏静静, 张大庆.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历史源流探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6, 37(4): 485-496.
[
|
[2] |
曾先林. 健康与安全[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
[
|
[3] |
龚胜生, 王无为, 杨林生, 等. 地理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行动建议[J]. 地理学报, 2022, 77(8): 1851-1872.
[
|
[4] |
|
[5] |
王兴斌. 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
|
[6] |
郭鲁芳, 虞丹丹. 健康旅游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27(3): 63-66.
[
|
[7] |
|
[8] |
|
[9] |
|
[10] |
顾大男. 旅游和健身锻炼与健康长寿关系的定量研究[J]. 人口学刊, 2007, 29(3): 41-46.
[
|
[11] |
刘松, 崔雪莲. 旅游活动助益游客心理健康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旅游论坛, 2013, 6(3): 30-33.
[
|
[12] |
|
[13] |
曾真, 朱南燕, 戴忠炜, 等. 城市绿道游憩者游憩动机、满意度与健康效益评估的关系研究: 以三明绿道为例[J]. 生态经济, 2019, 35(6): 125-130.
[
|
[14] |
|
[15] |
|
[16] |
|
[17] |
刘巧辉, 王小平, 刘晶岚. 森林公园游憩者旅游动机、满意度与健康效益感知关系[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2): 220-228.
[
|
[18] |
|
[19] |
钟士恩, 任晓丽, 颜丙金, 等. 亲子旅游、亲子关系与儿童的旅游世界[J]. 人文地理, 2018, 33(4): 13-19.
[
|
[20] |
|
[21] |
张世满. 旅游: 一种健康而非低碳的生活方式[J]. 旅游学刊, 2010, 25(9): 9-10.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孙惠君, 王青. 旅游心理学[M]. 2版.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
|
[27] |
|
[28] |
|
[29] |
杨振之, 沙莎, 董良泉. 生命质量视域下旅游活动对游客健康影响的研究述评[J]. 旅游科学, 2022, 36(2): 151-175.
[
|
[30] |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3版.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
|
[31] |
|
[32] |
|
[33] |
|
[34] |
李志飞. 旅游消费者行为[M]. 2版.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
[35] |
|
[36] |
|
[37] |
叶浩生.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 心理学报, 2014, 46(7): 1032-1042.
[
|
[38] |
|
[39] |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J]. 旅游学刊, 2019, 34(11): 17-28.
[
|
[40] |
吴俊, 唐代剑. 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具身理论[J]. 旅游学刊, 2018, 33(1): 118-125.
[
|
[41] |
仇梦嫄, 杨加猛, 张捷. 视听及其交互效应对旅游者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恢复性环境体验的中介作用[J]. 旅游科学, 2021, 35(4): 76-96.
[
|
[42] |
仇梦嫄, 张捷, 杨加猛. 新健康地理学视角下旅游地多维康复景观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27-943.
[
|
[43] |
张宏梅, 陆林. 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2): 60-64, 69.
[
|
[44] |
|
[45] |
邱扶东. 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1996, 19(6): 367-369.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黄力远, 徐红罡. 巴马养生旅游: 基于康复性景观理论视角[J]. 思想战线, 2018, 44(4): 146-155.
[
|
[51] |
周奇美, 张朝枝. 因伴而游, 还是因游而伴? 老年人出游动机模型探索[J]. 旅游学刊, 2018, 33(9): 70-82.
[
|
[52] |
武广华. 中国卫生管理辞典[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
[53] |
王艳, 高元衡. 健康旅游概念、类型与发展展望[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 803-806.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王华, 马志新. 川藏线骑行者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旅游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 旅游科学, 2020, 34(6): 53-65.
[
|
[60] |
|
[61] |
|
[62] |
邱皓政, 林碧芳.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
|
[63] |
徐明月, 高俊, 王琦, 等. 政府信任、新冠风险感知与居民旅游支持度: 以旅游地社会责任为调节变量[J].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13(1): 1-12.
[
|
[64] |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 2022, 37(2): 14-30.
[
|
[65] |
谭家伦, 汤幸芬, 宋金平. 乡村旅游游客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J]. 旅游学刊, 2010, 25(2): 66-71.
[
|
[6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