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政策内容组态及其绩效生产路径——基于31份省级规划文本的fsQCA方法
生延超(197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E-mail: ljy557@163.com |
收稿日期: 2023-10-27
修回日期: 2024-01-26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4-30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JYB048)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A0380)
Tourism industry policy content configuration and its performance production path: The fsQCA method based on 31 provincial planning texts
Received date: 2023-10-27
Revised date: 2024-01-26
Online published: 2024-04-30
快速准确地把握旅游产业政策内容组态以及充分认识其绩效生产路径,对于推进、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择31份省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分析样本,通过NVivo 12 Plus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得到关键词,然后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与前面词频分析得出的关键词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共同变量,最终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提炼出旅游产业政策绩效生产的2条路径:一是根据产业基础设置重点任务和资源投入的“适配”路径,对应的是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发展欠发达的省份;二是产业基础和目标引导任务部署、分工以及投入资源的“完善”路径,对应的是旅游产业发展发达的省份。两条路径的政策重点和绩效生产效果各有不同,可以为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使其把握重点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绩效管理,因地制宜的优化政策规划和设计,进而部署行动并配置资源,以提高旅游产业培育绩效。
生延超 , 谭左思 , 李金婧 , 徐珊 , 王瑞雪 . 旅游产业政策内容组态及其绩效生产路径——基于31份省级规划文本的fsQCA方法[J]. 中国生态旅游, 2024 , 14(1) : 213 -229 . DOI: 10.12342/zgstly.20230204
To grasp the content configu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policie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fully understand its performance production paths are crucial to promoting and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is papter, 31 provincial-leve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s in China are selected as samples for analysis. Using NVivo 12 Plus software,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keywords were obtained, then the“13th Five-Year Plan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ummarize the content and compare with those from previous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common variables.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two paths of policy performance production: (1) The “adaptation” path of key tasks and resource input set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basis, corresponding to provinces with rich tourism resources but underdeveloped tourism industry; (2) The “perfect” path of industrial based, target-guided task deployment, division of labor and of input resources, corresponding to provinces with developed tourism industry. The policy focus and performance production effects of the two paths are different,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so that it can grasp key goals and tasks,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ptimize policy planning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n deploy action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performance of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policy; configuration; fsQCA; performance production path
表1 政策文本词频分析Tab 1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of policy text |
单词 | 计数 | 单词 | 计数 | 单词 | 计数 | 单词 | 计数 |
---|---|---|---|---|---|---|---|
旅游 | 2435 | 环境 | 94 | 支撑 | 51 | 数据 | 31 |
产业 | 394 | 设施 | 91 | 要素 | 51 | 格局 | 30 |
建设 | 318 | 开发 | 87 | 主体 | 49 | 组织 | 30 |
体系 | 259 | 合作 | 86 | 带动 | 49 | 结构 | 30 |
市场 | 245 | 基础 | 85 | 监管 | 49 | 需求 | 30 |
服务 | 234 | 工程 | 84 | 统筹 | 49 | 商品 | 28 |
创新 | 211 | 智慧 | 83 | 投资 | 47 | 投入 | 28 |
产品 | 181 | 生态 | 81 | 精品 | 47 | 核心 | 28 |
完善 | 174 | 扶贫 | 77 | 互联网 | 44 | 规范 | 28 |
品牌 | 161 | 文化 | 76 | 金融 | 44 | 计划 | 28 |
营销 | 159 | 业态 | 68 | 制度 | 43 | 转变 | 27 |
资源 | 156 | 协调 | 67 | 形象 | 42 | 资本 | 26 |
企业 | 129 | 体制 | 62 | 鼓励 | 41 | 竞争 | 25 |
融合 | 129 | 功能 | 62 | 优势 | 40 | 技术 | 24 |
管理 | 119 | 目标 | 60 | 扶持 | 40 | 驱动 | 24 |
综合 | 114 | 引导 | 59 | 规模 | 40 | 增长 | 23 |
规划 | 112 | 政府 | 59 | 资金 | 40 | 效益 | 23 |
重点 | 110 | 空间 | 59 | 开放 | 37 | 标准化 | 23 |
政策 | 109 | 整合 | 57 | 质量 | 37 | 联动 | 23 |
人才 | 108 | 消费 | 57 | 转型 | 37 | 融资 | 23 |
战略 | 108 | 布局 | 56 | 安全 | 36 | 任务 | 22 |
改革 | 106 | 升级 | 54 | 保护 | 35 | 基金 | 22 |
特色 | 105 | 绿色 | 54 | 集聚 | 33 | 监督 | 22 |
乡村 | 100 | 宣传 | 52 | 信息化 | 31 | 联合 | 22 |
保障 | 97 | 供给 | 51 | 共享 | 31 | 就业 | 20 |
表2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要点归纳Tab. 2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
部分规划内容摘录 | 概念化 | 范畴化 |
---|---|---|
1. 现实基础。……完成主要目标任务……国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1%、15%……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多业融合趋势更加明显,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要素集约、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综合贡献不断增强。 | 1. 产业规模;2. 产业基础;3. 关键指标;4. 多业态融合;5. 要素集约;6. 综合贡献 | 产业 基础 |
2. 我省旅游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 1. 存在的不足;2. 未来发展方向 | |
3.“十三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旅游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实力更强,保持中高速增长……产品体系更加合理,区域发展平衡……旅游业综合经济带动能力更强……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带动效应更强……保持旅游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巩固和维持旅游经济强省这一地位……积极推进战略布局……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 1. 目标值;2. 创新;3.综合贡献;4. 产业规模;5. 产业竞争;6. 关键指标;7. 布局 | 目标 设置 |
4. 推进“互联网 + ”引领的技术创新……加构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旅游资源和路线整合……加快集群发展……做强乡村旅游……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改善城乡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创新营销体系……加强旅游品牌体系建设。 | 1. 创新发展;2. 机制改革;3. 促进融资;4.融合发展;5. 绿色发展;6. 创新营销;7. 品牌打造;8. 集群打造 | 重点 任务 |
5. 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构建三级发展规划上下衔接一体化格局……制定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督查督办工作。 | 1. 领导机构;2. 部门分工;3. 协调机制;4. 明确责任;5. 加强监督 | 统筹 分工 |
6. 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融资……改革旅游用地制度……制定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提升旅游质量标准。 | 1. 财政支持;2. 鼓励融资;3. 用地改革;4. 人才培育;5. 加强治理 | 资源 保障 |
表3 条件变量的设定和指标Tab. 3 Specification and indicators of conditional variables |
产业基础 | 目标设置 | 重点任务 | 统筹分工 | 资源保障 |
---|---|---|---|---|
亮点归纳 统计与指标数据 问题分析 | 产业规模目标 产业竞争目标 综合贡献目标 产业布局目标 | 产业融合任务 管理提升任务 集群发展任务 区域合作任务 市场扩展任务 | 部门分工 协调机制 权责分明 | 财政支持 人才培育 市场治理 规范标准 |
表4 fsQCA变量构造与校准规则Tab. 4 fsQCA variable construction and calibration criteria |
变量类型 | 指标与观测点 | 校标准点 | 隶属度分数 | |
---|---|---|---|---|
条件变量 | 产业基础 | 亮点归纳 指标与统计数据 问题分析 | 同时存在3项内容 | 1.00 |
包含其中2项内容 | 0.67 | |||
仅存在1项内容 | 0.33 | |||
三者皆未包含 | 0.00 | |||
目标设置 | 产业规模目标 产业结构目标 综合贡献目标 产业布局目标 | 同时设置4类目标 | 1.00 | |
设置其中3类目标 | 0.75 | |||
仅设置2类目标 | 0.5 | |||
仅设置1类目标 | 0.25 | |||
四者皆未设置 | 0.00 | |||
重点任务 | 产业融合任务 管理提升任务 集群发展任务 区域合作任务 市场扩展任务 | 同时设置5类任务 | 1.00 | |
设置4类任务 | 0.80 | |||
设置3类任务 | 0.60 | |||
仅设置其中2类任务 | 0.40 | |||
仅设置1类任务 | 0.20 | |||
五者皆未设置 | 0.00 | |||
统筹分工 | 部门分工 协调机制 权责分明 | 同时设置3类内容 | 1.00 | |
设置其中2类内容 | 0.67 | |||
仅设置1类内容 | 0.33 | |||
三者皆未设置 | 0.00 | |||
资源保障 | 财政支持 人才培育 市场治理 规范标准 | 同时设置其中4种措施 | 1.00 | |
设置3种措施 | 0.75 | |||
仅设置2种措施 | 0.5 | |||
仅设置1种措施 | 0.25 | |||
四者皆未设置 | 0.00 | |||
结果变量 | 政策绩效 | 各省旅游产业营业收入2019/2016年增量 | 该项指标分布的95%、50%和5%分位数作为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3个分界值 |
表5 必要性分析Tab. 5 Necessity analysis |
变量 | 高绩效政策生产 | 非高绩效政策生产 | |||
---|---|---|---|---|---|
一致性 | 覆盖度 | 一致性 | 覆盖度 | ||
ind | 0.9561 | 0.5052 | 0.8562 | 0.6049 | |
~ind | 0.2523 | 0.8279 | 0.2179 | 0.8558 | |
tar | 0.9179 | 0.5632 | 0.8907 | 0.6542 | |
~tar | 0.4364 | 0.7693 | 0.4052 | 0.8552 | |
ass | 0.9610 | 0.5256 | 0.8674 | 0.6333 | |
~ass | 0.3296 | 0.8942 | 0.2753 | 0.8942 | |
div | 0.8094 | 0.6463 | 0.7353 | 0.7029 | |
~div | 0.6279 | 0.6647 | 0.6300 | 0.7982 | |
gua | 0.9667 | 0.5246 | 0.8793 | 0.6362 | |
~gua | 0.3296 | 0.9302 | 0.2681 | 0.9060 |
注:~表示对应的条件变量缺失。 |
表6 fsQCA真值表Tab. 6 fsQCA truth table |
ind | tar | ass | div | gua | number | prefz |
---|---|---|---|---|---|---|
1 | 0 | 1 | 0 | 1 | 3 | 1 |
1 | 1 | 1 | 1 | 1 | 15 | 1 |
0 | 1 | 1 | 0 | 1 | 1 | 1 |
1 | 1 | 1 | 0 | 1 | 8 | 0 |
1 | 0 | 1 | 1 | 1 | 2 | 0 |
注:number代表数据中有多少个案例支持这一行的条件组态;prefz为结果变量。 |
表7 省级旅游产业政策内容组态Tab. 7 Content configuration of provincial tourism industry policy |
![]() |
注: |
表8 旅游产业政策绩效生产组态路径Tab. 8 Production configuration path of tourism industry policy performance |
路径 | 政策绩效生产组态路径 |
---|---|
路径1 | 产业基础*~目标设置*重点任务*~统筹分工*资源保障 |
路径2 | 产业基础*目标设置*重点任务*统筹分工*资源保障 |
注:*表示“和”;~表示“非”。 |
[1] |
段静, 卢扬帆, 邓紫晴. 绩效生产场域下的科技创新政策两层次绩效评价研究: 以广州为例[J]. 软科学, 2022, 36(1): 44-51, 63.
[
|
[2]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贾凌民. 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3(3): 20-23.
[Research Group of Chinese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3] |
卢扬帆, 邓紫晴.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内容组态及其绩效生产路径: 基于28份省级规划文本的fsQCA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7): 65-76.
[
|
[4] |
黄冬娅. 压力传递与政策执行波动: 以A省X产业政策执行为例[J]. 政治学研究, 2020(6): 104-116, 128.
[
|
[5] |
|
[6] |
|
[7] |
|
[8] |
李树民. 浅论我国现阶段旅游产业政策转型[J]. 旅游学刊, 2015, 30(8): 1-2.
[
|
[9] |
马波. 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产业政策调整略论[J]. 旅游学刊, 2015, 30(7): 4-5.
[
|
[10] |
生延超, 吴昕阳. 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变及其有效性研究[J]. 旅游研究, 2021, 13(2): 1-16.
[
|
[11] |
|
[12] |
|
[13] |
戴斌, 夏少颜. 论我国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的运行特征与政策取向[J]. 旅游学刊, 2009, 24(12): 13-17.
[
|
[14] |
江金波, 龙云.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政策工具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文本分析[J]. 城市观察, 2021(5): 7-19.
[
|
[15] |
黄艺红, 刘海涌. 社会政策视域下中国冰雪经济融合发展理路与路径创新[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4): 120-129, 155.
[
|
[16] |
|
[17] |
|
[18] |
生延超, 刘晴. 旅游产业政策演变及价值导向研究(1978—2018)[J]. 旅游研究, 2019, 11(4): 22-34.
[
|
[19] |
|
[20] |
王慧娴, 张辉. 中国旅游政策评估模型构建与政策变量分析[J]. 旅游科学, 2015, 29(5): 1-13.
[
|
[21] |
李锋, 孙根年, 付琦. 基于抗周期性角度的我国旅游产业政策效用评估研究: 以四次旅游产业政策为例[J]. 经济地理, 2013, 33(6): 162-169.
[
|
[22] |
薛福根, 何敏红. 区域旅游政策的效应评价: 理论与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3, 28(10): 56-59.
[
|
[23] |
|
[24] |
|
[25] |
魏博茜, 黄安民.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旅游安全管理政策设计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1): 87-92.
[
|
[26] |
田超琼, 杨励. 产业政策对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1(36): 168-171.
[
|
[27] |
|
[28] |
|
[29] |
|
[30] |
薛澜, 赵静. 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的适应性改革及局限[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9): 45-67, 206.
[
|
[31] |
卢扬帆, 郑方辉.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目标力及其演变评价: 基于广州近16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2): 80-90.
[
|
[32] |
权静.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13(25): 192, 255.
[
|
[33] |
张卫国. 我国高校科研生产率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31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7): 78-84.
[
|
[34] |
杨继东, 刘诚. 产业政策经验研究的新进展: 一个文献综述[J]. 产业经济评论, 2021(6): 31-45.
[
|
[35] |
|
[36] |
张辉. 转型期中国旅游产业环境、制度与模式研究[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
[
|
[37] |
宁泽群. 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
|
[38] |
|
[39] |
|
[40] |
|
[41] |
陈向东, 杨德全. 组态视角下的教育研究新路径: 质性比较分析(QCA)及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1): 28-37.
[
|
[42] |
张圆刚, 黄业坚, 余向洋. 乡村旅游政策变迁影响路径的组态视角研究: 基于黄山案例地的定性比较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3): 457-467.
[
|
[43] |
刘佳, 安珂珂, 刘宁, 等. 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 基于面板回归与fsQCA的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6): 58-73.
[
|
[44] |
|
[45] |
|
[46] |
|
[4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