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度与审视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对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系统科学与公理性思维范式,尝试厘定了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内涵、性征及公理化定义,并以贵州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熵权法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研究发现:(1)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是指区域旅游生态系统在受到局部、可承受范围内的扰动时,通过自身正负反馈作用于整体,并通过系统调控机制进行调节与补偿,最终旅游发展与区域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理想状态;(2)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的基本性征是相对性与动态性,短期“振荡”与长期“周期”;(3)通过改进的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的公理化定义N=Te,可以判断出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的3种演化状态,包括均衡状态、超载状态及滞后状态;(4)2000—2020年,4个案例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发展呈现不同时空演化特征、地域差异与规律;(5)旅游压力水平、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环境状态和旅游政策调控是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的共同影响因素。其中,旅游经济水平在各案例地、各年份中均是首要因素,旅游压力水平以及旅游环境状态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小,旅游政策调控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