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动物园的动物景观演变与自然教育实践:广州动物园案例
温士贤(198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动物伦理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E-mail: shixian64@163.com |
收稿日期: 2022-12-25
修回日期: 2023-04-11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04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18B030312004)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landscape and practice of nature education in urban zoos: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Zoo
Received date: 2022-12-25
Revised date: 2023-04-11
Online published: 2023-08-04
动物园是城市社会的重要旅游空间,也是开展动物保护与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动物园的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广州动物园为案例,综合运用实地调研与文本分析两种方法,尝试以“动物景观”为理论框架,探讨城市动物园的动物景观演变及其自然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城市动物园经历了从猎奇与流动的观赏性动物景观,到扩张与亲近的娱乐性动物景观,再到丰容与科学的生态性动物景观的进阶演变过程,动物景观的进阶动力源于人类越发正视和尊重动物天性及可供性的显著趋势。人类并非动物景观的唯一生产者,动物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贯穿城市动物园动物景观演变的全过程,动物会根据人类所设的生存条件参与动物景观的生产过程,并以自身的身体、习性和行为等维度深刻影响自然教育的形式及层次。做好动物保育工作和注重伦理问题有利于生产更高阶的动物景观,从而助促自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温士贤 , 陈钰妍 , 廖健豪 . 城市动物园的动物景观演变与自然教育实践:广州动物园案例[J].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 13(3) : 526 -539 . DOI: 10.12342/zgstly.20220163
Zoo is an important tourism space in urban society, as well as a key base for animal protection and nature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animal welfare and ethical issues in zoos have attracted a wide social attention. Taking Guangzhou Zoo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uses both field survey and textu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landscapes and nature education practices in urban zoos, using “animal landscape”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study finds that urban zoos have evolved from ornamental animal landscapes of curiosity and mobility, to recreational animal landscapes of expansion and intimacy, and to ecological animal landscapes of enrichment and science, which was driven by the remarkable trend of humans’ increasing appreciation and respect for the nature and affordance of animals. Humans are not the only producers of animal landscapes, dynamic and subjective nature of animals was 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Animals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animal landscape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set by humans, and their bodies, habits and behaviors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form and level of nature education. The valuing of animal conservation and ethical issues are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higher order animal landscape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ature education.
Key words: zoo; animal tourism; animal ethics; cultural landscape; animal landscape; nature education
图1 20世纪70年代之前广州动物园的动物景观图片来源:广州动物园微信官方订阅号, https://mp.weixin.qq.com/s/1c8IeWq9CN6Ffn0mKnrGXA. Fig. 1 Animal landscape of Guangzhou Zoo before the 1970s |
图2 广州动物园的娱乐项目图片来源:广州动物园微信官方订阅号, https://mp.weixin.qq.com/s/ub9a612GzYbTcd8XQp0kJQ (a); https://mp.weixin.qq.com/s/iahWQQeNkCuHJ5vgx_Sw-g (b). Fig. 2 Entertainment at Guangzhou Zoo |
表1 广州动物园“动物课堂”项目的代表活动①Tab. 1 Representative activities of the “Animal Classroom” Project in Guangzhou Zoo |
活动形式 | 活动主题 | 活动内容 | 面向对象 |
---|---|---|---|
自然研学课程(收费) | 动物园奇妙夜 | 读绘本、夜视仪观察动物行为 | 3~6岁亲子家庭 |
观鸟亲子活动 | 学习观鸟方法和自然科学知识 | 6~13岁亲子家庭 | |
动物征名活动 | 认识动物家族和学习动物知识 | 5~12岁亲子家庭 | |
动物宝宝过节 | 寻找动物宝宝和科普动物繁育 | 7~12岁儿童 | |
动物营养师 | 了解动物食性和培养动手能力 | ||
少年动物学家 | 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实践课程 | 中小学生 | |
公益科普课堂(免费) | 科普大讲堂 | 开设动物科学知识的主题讲座 | 全公众 |
动物故事会 | 讲解动物行为习性等趣闻知识 | ||
校外课堂 | 在园或到校开讲动物知识课堂 | 幼儿园和小学 | |
科普志愿服务(免费) | 野生动物代言人 | 为游客宣讲野生动物科学知识 | 中小学生 |
丰容志愿者 | 制作动物玩具和布置丰容设施 | 18岁以上 | |
自然导赏员 | 学习组织开展自然教育课程 | 18~64岁 | |
主题日宣传教育(免费) |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 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 | 全公众 |
爱鸟周主题活动 | 宣传鸟类识别和护鸟科学知识 |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宣讲动物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 | ||
野生动物宣传月 | 宣传生物多样性与动物栖息地 |
① 资料来源: 根据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广州动物园微信官方订阅号的相关推文整理。 |
[1] |
|
[2] |
花蚀.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14-32.
[
|
[3] |
温士贤, 廖健豪, 蔡浩辉, 等. 旅游空间中的动物情感劳动与动物伦理困境[J]. 旅游科学, 2021, 35(6): 1-17.
[
|
[4] |
朱英. 上海动物园: 近代中国休闲娱乐与社会教育的新设施[J]. 史学月刊, 2022(1): 31-45.
[
|
[5] |
唐乐, 周舟, 甘德欣. 生态动物园设计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方向[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6(S2): 79-82.
[
|
[6] |
刘俊, 周碧蕾. “旅游+教育”的核心意涵和实践路径[J]. 旅游学刊, 2022, 37(11): 1-3.
[
|
[7] |
温士贤, 廖健豪. 研学旅行中的生态文明与动物伦理教育[J]. 旅游学刊, 2022, 37(11): 11-13.
[
|
[8] |
|
[9] |
李旭旦. 人文地理学概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12.
[
|
[10] |
单霁翔. 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 东南文化, 2010(2): 7-18.
[
|
[11] |
|
[12] |
王鹏飞. 文化地理学[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2.
[
|
[13] |
|
[14] |
郭镇之. 理论溯源: 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J]. 全球传媒学刊, 2019, 6(2): 116-128.
[
|
[15] |
江莉莉. 21世纪的中国与中国地理学: 一场文化(地理)革命?[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9, 19.
[
|
[16] |
周尚意, 孔翔, 朱竑. 文化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7, 301-302.
[
|
[17] |
周尚意.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4): 415-422.
[
|
[18] |
廖健豪, 蔡浩辉, 陶伟. 重新认识人类与动物: 西方新动物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21, 41(11): 1980-1991.
[
|
[19] |
|
[20] |
|
[21] |
|
[22] |
马凌, 朱竑, 王敏. 重返“物质”: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消费研究及进展评述[J]. 人文地理, 2019, 34(3): 44-52, 82.
[
|
[23] |
|
[24] |
朱竑, 尹铎. 自然的社会建构: 西方人文地理学对自然的再认识[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609-1616.
[
|
[25] |
崔庆明, 徐红罡. 反思生态旅游中自然的社会建构[J]. 旅游导刊, 2019, 3(4): 15-29.
[
|
[26] |
卢薇, 尹铎, 朱竑. 西方超越人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178-2191.
[
|
[27] |
|
[28] |
蔡晓梅, 曹婧, 刘俊. 拼装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22, 77(10): 2633-2649.
[
|
[29] |
|
[30] |
|
[31] |
|
[32] |
尹铎, 高权, 朱竑. 广州鳄鱼公园野生动物旅游中的生命权力运作[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872-1885.
[
|
[33] |
|
[34] |
林润华, 迟恒昌. 台湾猫咖啡的演进与空间创造[J]. (台湾)地理学报, 2018, 91: 59-82.
[
|
[35] |
丛丽, 何继红. 野生动物旅游景区游客情感特征研究: 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为例[J]. 旅游学刊, 2020, 35(2): 53-64.
[
|
[36] |
温士贤. 动物伦理与非遗“马戏表演”[J]. 文化遗产, 2018(5): 9-16.
[
|
[37] |
|
[38] |
尹铎, 高权, 卢薇, 等. 超越人类的地理学视角下丽江古城旅游地的营建与消费[J]. 旅游学刊, 2021, 36(4): 96-105.
[
|
[39] |
|
[40] |
|
[41] |
林昆仑, 雍怡. 自然教育的起源、概念与实践[J].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35(2): 8-14.
[
|
[42] |
黄向. “双减”政策背景下面向儿童的自然教育研究[J]. 自然保护地, 2021, 1(3): 33-42.
[
|
[43] |
|
[44] |
|
[45] |
|
[46] |
王晓辉. 跨文化互动视角下清末民初上海的动物保护活动[J]. 贵州社会科学, 2018(8): 71-76.
[
|
[47] |
广州市政府. 广州市政府三年来施政报告书[M]. 中山: 宏艺印务公司, 1935: 51.
[ Guang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Policy Address of Guang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M]. Zhongshan: Hongyi Printing Company, 1935: 51.]
|
[48] |
|
[49] |
钟剑峰. 近代广州动物公园创建之缘起、经过及意义[J]. 广东园林, 2017, 39(3): 50-53.
[
|
[50] |
广州动物园. 征途: 纪念广州动物园建园60周年[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 179.
[
|
[51] |
|
[52] |
段义孚. 制造宠物: 支配与感情[M]. 赵世玲, 译. 上海: 光启书局, 2022: 1.
[
|
[53] |
|
[54] |
刘晓春. 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以黔东南旅游产业为例[J]. 社会学评论, 2021, 9(3): 61-82.
[
|
[55] |
曾诗晴, 谢彦君, 史艳荣. 时光轴里的旅游体验: 历史文化街区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表征及景观化凝视[J]. 旅游学刊, 2021, 36(2): 70-79.
[
|
[56] |
谢彦君, 于佳, 王丹平, 等. 作为景观的乡愁: 旅游体验中的乡愁意象及其表征[J]. 旅游科学, 2021, 35(1): 1-22.
[
|
[57] |
陈田, 虞虎, 王甫园. 迈向可持续目标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中国生态旅游, 2021, 11(1): 78-94.
[
|
[58] |
谭良敏, 周碧蕾, 刘俊. 教育旅游中的学习: 回顾与展望[J]. 旅游科学, 2022, 36(1): 36-49.
[
|
[59] |
|
[60] |
徐彩霞, 钟士恩, 彭红松, 等. 儿童的动物园活动行为研究: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J]. 旅游学刊, 2022, 37(8): 105-11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