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综述
  • 研究综述
    王姣娥, 李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认知中国交通与旅游融合(交旅融合)研究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促进理论与方法创新,对交通强国背景下实现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国内交旅融合研究文献数量日益增多,研究主题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并呈现出多学科深入交叉特征,整体上经历了1998—2006年的起步探索、2007—2014年的快速发展和2015年以来的繁荣发展3个研究阶段。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涉及(1)旅游交通设施布局与可达性评估;(2)航空运输与旅游发展交互作用;(3)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格局重塑;(4)旅游流与游客出行行为分析;(5)疫情扰动下的旅游交通出行特征;(6)交融融合发展路径与产品设计。基于学科发展需求与趋势,未来我国交旅融合研究应重点关注:(1)交旅融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理论创新;(2)交通与旅游信息技术交叉集成研究;(3)面向交旅融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适配性研究;(4)高速交通对旅游地域系统的重构研究;(5)大数据支撑下的游客交通出行行为规律研究;(6)旅游交通资源环境效应评估;(7)交旅融合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 研究综述
    蔡智莉, 秦兆祥, 张薇, 刘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感研究是人地关系调整过程中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厘清该话题的研究脉络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呈“上升-稳定”趋势,大致形成了理论导入(2007—2010年)、议题扩展(2011—2015年)、本土创新(2016—2020年)3个阶段。(2)旅游地方感研究视野与内容越来越多元、丰富,研究热点较集中于地方感理论探讨、不同主体地方感特征、不同类型旅游地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实践价值等。(3)旅游地方感研究总体上从本体、主体、客体3方面展开;旅游地方感理论、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地方感的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关键词共现、高频及高中心性方面表现突出,呈现出从理论导入走向理论建构、从议题集中走向视野多元、从学术关注走向多元关注等热点演进脉络;当前旅游地方感研究聚焦于新时代人地关系演化所引发的行为和情感的变化。(4)未来旅游地方感研究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和新时代战略,重视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理论创新,拓展旅游地方感研究的范畴内容,加强旅游地方感研究的方法融合,扩大旅游地方感研究的地域代表性,构建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旅游地方感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 研究综述
    刘佳, 侯佳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标准。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492篇中英文文献为样本,系统回顾和比较近30年中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与热点演变。研究发现,1992—2020年相关研究成果均呈现增长态势,虽然国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起步较早,但中外研究期均经历了时间跨度不一的三个阶段。在中国学者基于国外研究基础构建承载力约束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阶段,国外学者已从理论建构转向研究反思和实践应用。中国研究进入拓展阶段后,研究成果快速增多,初步完成了国外相关理论、方法的借鉴与转化应用;但这一阶段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增速明显放缓,研究热点转向借鉴海洋、管理、心理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第三个阶段,国外研究在新应用实践推动下,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系统化,进入开展新应用研究的转型;同期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不断丰富,旅游环境承载力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中国特色”日益突出,中国情境下的国际化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人与自然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仍然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点议题,应进一步重视理论系统构建、方法融合创新、时空尺度拓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新时期旅游地可持续承载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

  • 热点跟踪
  • 热点跟踪
    黄向, 陆李莎, 洪毅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网红民宿”是近年来旅游住宿业在社会生活网络化趋势中诞生的新现象,“名宿”的网红气质有哪些构成要素,其如何影响游客的购买意愿是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基于网络社区“小红书”上关键意见领袖有关网红民宿的笔记,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其次是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收集的556份问卷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些要素对网络口碑和游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民宿配置、风格设计、周边环境、直观印象、心理感受和出游形式是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2)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对民宿的购买意愿;(3)“网络口碑”在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购买意愿中起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民宿领域的网络口碑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

  • 热点跟踪
    张芸祯, 李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中国星空旅游市场快速崛起,然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旅游新业态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对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在全球暗夜保护运动的推动下,星空的旅游价值得到发掘,暗夜星空体验项目在西方国家已趋于成熟;(2)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的实证研究于2011年起步,文献数量持续上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同步发展,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3)通过分析与对比天文旅游,本文界定了暗夜星空旅游的概念并探讨了暗夜星空旅游的主要特征;(4)国际暗夜星空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光污染测量与暗夜星空旅游发展、暗夜星空旅游发展效益、暗夜星空旅游体验及其影响、暗夜星空目的地的旅游发展4个方面。对于正处在萌芽成长期的中国星空旅游而言,国际研究成果为此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国内学者结合本土暗夜星空旅游市场展开具体的实证研究,逐渐建立暗夜星空旅游研究的中西对话。

  • 热点跟踪
    虞虎, 徐琳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地理空间,流域旅游是流域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出发分析流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全流域功能和结构转型视角探究旅游地绿色发展的优化策略与调控路径,是适应国内流域经济带建设、提升流域社会福利和发展公平性,促进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探索。本文分析了流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地发展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现有研究基础阐释重点研究主题并构建研究框架。研究认为,流域内旅游地研究正在从点状分析走向网络和面域协同发展,旅游地发展在流域生态补偿、流域产业融合等方面产生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外部环境变迁、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流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流域内旅游地的供需结构、均衡发展、协同治理均面临挑战;未来应重点关注旅游地时空演化特征、外部环境因素、演化更新机制、时空情境模拟、优化调控路径5个方面,为正确认识流域内旅游地要素交互作用的趋势规律、实现流域内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周淑怡, 叶欣梁, 孙瑞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邮轮旅游因其内在脆弱属性,一直受到各类负面事件的影响。2020年初“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新冠疫情跨境蔓延引起全球网络关注,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邮轮旅游的风险感知及消费决策。本文以知乎网站评论为数据来源,将疫情发生和全球邮轮停运为时间节点,把邮轮负面事件划分为3个阶段,运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网民的风险感知变化。研究发现: “灰犀牛阶段”,邮轮正常运营,网民风险感知聚焦于自然灾害和救援开展;新冠疫情初发时的“灰犀牛遇到黑天鹅阶段”,邮轮逐渐停航,网民风险感知聚焦于邮轮公共卫生安全;疫情全面爆发后的“黑天鹅阶段”,邮轮全面停航,网民风险感知包括自然灾害、火灾、疫情等多个方面,感知内容趋向分散。同时,网民的风险感知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沿海地区网民对邮轮负面事件多以正面和微弱负面情绪为主;但内陆地区网民因对邮轮旅游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其感知负面居多。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研究内容可为邮轮旅游的疫后市场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陈钢华, 李默涵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者行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全球旅游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时,英文期刊上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也与日俱增。虽然英文学界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有过零星的、整体上的批判性思考,但鲜见对旅游者行为这一具体研究领域最新进展和实质贡献的讨论。基于对8种旅游类英文SSCI期刊截至2021年8月31日所载83篇论文的分析,本文回顾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进展,并评价了这些研究的实质贡献。从研究主题看,现有文献集中在“风险感知与出游意向”“旅游购买决策”“实际旅游中的行为与体验”和“对技术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从研究取向看,定量研究占主导;与之相对应的是,问卷调查是主要的数据收集渠道。虽然大部分研究明确提及使用了某种或某几种理论,但主要是应用现有理论来提出所假设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解释新冠疫情背景下新的旅游消费现象,并未对现有理论框架、概念做出重大改变。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虑运用定性方法、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实验法,挖掘、识别、验证新冠疫情作为公共健康危机的独特属性以及与之关联的独特的旅游者行为和旅游消费现象,以期更好地实现概念化、理论化,并在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与新冠疫情有关的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本土化。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唐文跃, 胡郭潇, 王乾光, 成皓, 刘陶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对易地搬迁农户的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生计方式由农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的景区依托型安置区农户生计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以三清山风景区的银湖湾安置区为例,分析了安置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安置区农户生计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了增强农户生计抗风险能力的若干对策。研究发现:(1)易地搬迁对农户的生计资本产生了较大影响。搬迁后,总体上农户生计资本有所增加,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增加明显,自然资本则直接被旅游资本所替代,由此引起相对于旅游业经营而言人力资本的减少;(2)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重创直接影响到银湖湾安置区农户的生计,对农户生计的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潜在影响明显;(3)失地、依赖旅游业、组织化程度低、安置后管委会角色退出等形成了安置区农户生计所处的特定情境,疫情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程度与此特定情境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可为其他类型安置区农户生计的疫情影响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增强易地搬迁农户生计的抗风险能力提供指导。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张梦菡, 董锁成, 李富佳, 程昊, 李宇, Ayana Yangutova, 郭珂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以及推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国冰雪旅游迎来快速发展的时代契机,冰雪运动在全国广泛普及,冰雪旅游大众关注度迅速提升。本文以中国四大滑雪场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新浪微博2015—2021年滑雪旅游网络数据,构建滑雪旅游网络关注度评估系统,定量评估疫情前后中国滑雪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全国滑雪旅游网络关注度自2017年迅速提升、季节性特征明显、崇礼-北京领先全国,关注度空间结构由“局部多中心”转变为“组团式”集群化发展,高关注度滑雪场在崇礼-北京与吉林聚集;(2)疫情前后中国滑雪旅游网络关注度表现出滑雪旺季时长缩短、关注度迅速下降、新疆和吉林复苏显著、滑雪大区率先关注等特点;(3)后疫情时期叠加冬奥效应将成为影响滑雪旅游关注度复苏的热点事件,崇礼-北京、东北、西北将成为滑雪旅游率先复苏的热点区域,短期接待服务将成为助力产业复苏的投资热点,提供针对性的配套服务将成为滑雪场服务水平优化提升的热点方向;(4)提出开创全国冰雪旅游大发展新局面,构建以崇礼-北京为中心、以东北和西北为两翼的中国滑雪旅游“雁阵”发展格局,优先推出新疆、河北、黑龙江的定向政策,增强滑雪旅游短期接待能力,提供针对性配套服务等复苏对策。研究结论将为后疫情时期,促进滑雪旅游快速复苏提供科技支撑及决策依据,并为中国冰雪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李绪茂, 王成金, 李弢, 张毓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疫情对全球邮轮旅游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改变了邮轮网络的地理空间格局。本文主要分析了疫情前期、疫情初期和疫情后期3个阶段的邮轮网络格局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疫情前期,邮轮网络呈现出全球性的线状分布格局;(2)疫情初期,邮轮网络呈点状分布,在区域层面、国家层面和港口层面具有显著的集聚性特征;在企业层面,因企业船队规模的大小差异,邮轮网络分别呈点状散布和集聚分布;中国-东亚区域邮轮网络呈现出空白化特征,主要源于出入境管理和港口布局的差异。(3)疫情后期,全球邮轮经历了尝试性复航到部分复航,邮轮网络由单一区域到多区域的渐进变化。最后,基于疫情发展和邮轮网络演进特征,从未复航区域和已复航区域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了东亚、澳新等区域邮轮网络可能的重构格局和已复航区域邮轮网络未来的扩展变化,以期为后疫情时代邮轮运营商的网络组织、全球邮轮网络的演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 新冠疫情下的旅游
    唐承财, 张宏磊, 赵磊, 杨媛媛, 魏歌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深入探讨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居民出游意愿、场所空间容量、市场经营主体、旅游政策等供需关系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疫情对居民出游消费信心、意愿和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但潜在出游需求仍然存在。(2)疫情对旅游地空间环境造成较大物理和心理压缩,与旅游关联紧密的文化产业、娱乐业的生产空间容量也受到了间接影响。(3)疫情对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主体经营等方面造成了全面且深远的影响。(4)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政策供给以“流动管制”和“行业纾困”并重为主。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建议着重从组织响应、空间响应和企业韧性3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旅游业应对能力,即:完善业外支撑、业内驱动、业界保障的三位一体组织响应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点)-连结(线)-网络结构(网络)的三级协同空间响应机制;从企业组织、产品服务、管理和营销、市场品牌、员工心理等5个方面加强旅游企业韧性建设,以增强中国旅游业恢复发展能力。

  • 书评
  • 书评
    曾刚
    2022, 12(1): 184-18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