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 | 二级变量 | 代码 | 测量题项 | 来源 |
---|---|---|---|---|
代际互动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I) | 分享交流 Share Exchange (SE) | SE1 | 在此次旅游中,我会与父母(或子女)一起感受新鲜事物(如品尝当地美食、体验特色文化等) | 屈小爽[ 及Lehto等[ |
SE2 | 在此次旅游中,我与父母(或子女)彼此交流旅游体验和感悟 | |||
SE3 | 在此次旅游中,我与父母(或子女)彼此分享各自的兴趣和曾经的兴趣 | |||
创造回忆 Creating Memories (CM) | CM1 | 在此次旅游中,我尽可能多得和父母(或子女)待在一起 | ||
CM2 | 在此次旅游中,我和父母(或子女)共同参加活动项目 | |||
CM3 | 在此次旅游中,我会与父母(或子女)用拍照合影、录视频等方式留下旅游记忆 | |||
家庭功能 Family Function (FF) | 家庭亲密度 Family Proximity (FP) | FP1 | 家庭成员自己要作决策时,喜欢与家人一起商量 | Olson等[ 及费立鹏等[ |
FP2 | 在我们家,娱乐活动都是全家一起做的 | |||
FP3 |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 |||
FP4 | 家庭成员都很主动向家里其他人谈自己的心里话 | |||
家庭适应性 Family Adaptation (FA) | FA1 | 家庭成员一起讨论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感到满意 | ||
FA2 | 家庭状况有变化时,家庭平常的生活规律和家规很容易有相应的改变 | |||
FA3 | 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成员间相互谦让取得妥协 | |||
FA4 | 我们家喜欢用新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 |||
文化智力 Cultural Intelligence (CI) | 动机文化智力 Motivational CQ (MCQ) | MCQ1 | 我喜欢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往 | Ang等[ 王琦琪等[ |
MCQ2 | 我相信自己能够与陌生文化中的当地人进行交往 | |||
MCQ3 | 我确信自己可以处理适应新文化所带来的压力 | |||
MCQ4 | 我喜欢生活在自己不熟悉的文化中 | |||
MCQ5 | 我相信自己可以适应一个不同文化中的购物情景 | |||
行为文化智力 Behavioural CQ (BCQ) | BCQ1 | 我根据跨文化交往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语言方式 (如口音、音调) | ||
BCQ2 | 我有选择地使用停顿和沉默以适应不同的跨文化交往情景 | |||
BCQ3 | 我根据跨文化交往的情景需要而改变自己的语速 | |||
BCQ4 | 我根据跨文化交往的情景需要而改变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如手势、头部动作、站位的远近) | |||
BCQ5 | 我根据跨文化交往的情景需要而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 | |||
旅游者主观幸福感 Tourists’ Subjective Well-Being (TSWB) | TSWB1 | 经过这次家庭旅游,我的生活更有质量了 | Sirgy等[ | |
TSWB2 | 经过这次家庭旅游,我的生活更幸福了 | |||
TSWB3 | 经过这次家庭旅游,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 |||
TSWB4 | 经过这次家庭旅游,我的生活满意度提高了 |